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新闻发布会 |
聚焦服务保障改善民生 高质量推进交通项目建设 |
发布时间:2024-12-10 信息发布人:管理员 |
主席台 市政府新闻办 张晓光: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保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立涛先生,市交通运输局基建科科长张成志先生,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科科长马焕凤女士,由他们介绍我市交通项目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关心关注的问题。 首先请王立涛先生作主题发布。 王立涛: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保定市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关注与支持。非常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市交通项目建设有关情况。 交通运输关系国计民生,服务广大群众,既是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出行的基础设施,也是提升改善民生的重要条件。今年以来,保定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在保定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高质量推进建设交通项目。 一、全力推进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重点项目建设 省道S524新区至保定公路段建设工程,是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起于雄安新区与保定交界处崔迪城村北,与雄安新区规划的萍安大道相接,途经徐水区、清苑区,止于清苑区阎庄乡北保定市北三环处,全长13.16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项目预算总投资10.48亿元。截至目前,该项目路基工程已完成70%,路面工程完成41%,桥涵工程完成65%,预计2025年11月完工。建成后此路线是雄安新区与保定中心城区最便捷的公路通道,对完善雄安新区对外骨干交通路网,加强雄安新区与保定及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自2014年起,我市开始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和村为节点的农村公路路网,2023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6564公里,农村公路路网不断优化,农村公路贯通城乡,连接市场,撬动活力。加强城乡联系和市场对接,激发了乡村经济,也促进了产业、旅游和美丽乡村的发展。“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交通路网也为客货邮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进一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难题。如今,我市各地的农村公路阡陌纵横,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例如易县龙西公路风景如画,构成“路在山腰绕,车在林中穿”的生态画卷;阜平县河龙线至辽道背公路,将沿线红色旅游景点串珠成链;定兴县华农路修到了田间地头,装满农产品的货车在道路上往来穿梭等不胜枚举。一条条通达四方的发展路、连接城乡的致富路、跨越山河的安全路,越铺越密、越建越好。 三是重点推进国债项目建设 为做好我市交通领域增发国债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国债资金效益,高质量推动项目建设,我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国债项目建设的各项要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严格落实项目建设的主体责任和行业管理责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单位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精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努力把公路水毁恢复重建工程建成平安工程、放心工程、廉洁工程。切实提升我市公路防灾抗灾能力,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截至目前,全市交通领域增发国债项目共34个项目包,市本级普通干线公路10个包、75个子项目,目前,9个项目包、74个子项目已完工,剩余1个项目包中的1个子项目正在进行收尾工作;全市农村道路共24个项目包,由16个县(市、区)负责组织实施,今年计划完工的21个项目包已完工,剩余3个项目包正在有序推进项目建设,计划2025年完工。 谢谢王立涛先生的权威发布。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记者举手示意,叫到后,先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和本人姓名,再提问,谢谢。 保定新闻传媒中心:请简单介绍一下今年我市“四好农村路”发展情况? 张成志: 2024年,我局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重要论述为科学指引,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总目标,科学谋划、合理实施、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推动我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优化路网。今年,我局印发了《保定市交通运输局关于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指导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扎实开展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年建设改造任务目标;二是持续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压实各县(市、区)农村公路管理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路长的作用,加快完善农村公路“路长制”长效运行机制,不断建立健全组织协调、信息反馈、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实现农村公路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三是积极完善农村公路养护模式,探索多种养护方式。各县(市、区)加快完善可持续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市场化改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高专业化养护水平,鼓励在养护工作中使用以工代赈的方式提高困难群众收入,加快推进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深化轻量化检测技术在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中的应用,加快健全农村公路发展水平。四是不断提高农村公路运营水平,大幅提升服务能力。积极推动各县(市、区)坚持因地制宜,加快构建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畅通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三个“最后一公里”;引导鼓励各县(市、区)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县级客货邮服务中心、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村级服务点建设,全面提升客货邮服务对广大农村地区的覆盖深度与广度,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全国基层党建网:请问我市自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以来,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果? 张成志: 近年,我市“四好农村路”取得长效发展。一是路网建设不断优化。2023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6564公里,农村公路路网不断优化,大大提升了农村地区交通条件,实现了至少有一条安全可靠、顺畅通行农村客车的硬化路,为乡村振兴、农村旅游资源开发和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二是科学管理体系逐步建立。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各县(市、区)明确各级路长和路长制日常工作机构,制定工作规则、管理制度,建立了覆盖县、乡、村的路长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公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三是养护机制不断完善。各县(市、区)将日常养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农村公路专业化养护与市场化养护相结合的机制不断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加扶贫的养护模式不断涌现。全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有路必养”基本实现,“养必到位”步伐持续加快,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群众参与的养护格局基本形成,农村公路技术状况逐年上升,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四是运营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在建制村100%通客车的基础上,推进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县城3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已达到100%。全市农村客运线路465条,农村客运班车1579辆,三级以上客运站20个、便捷车站5个和招呼站3471个,覆盖全部县城区、乡镇及建制村,形成了层次清晰,衔接紧密,承转顺畅的客运站点布局。 指尖新闻:为了推进国债项目建设,市交通运输局做了哪些工作? 马焕凤: 一是加强项目管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针对公路灾后重建项目点位多、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我局成立十个局领导带队的督导组,深入一线,理清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精准施策,推动项目加快实施;二是按照增发国债资金相关要求,全面加强资金管理,规范国债资金使用,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全周期跟踪资金使用情况,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三是督导相关单位做好项目审计、交竣工验收、问题整改等后续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目标。我们努力将交通运输领域增发国债项目建设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不断提升我市公路防灾减灾能力,为人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张晓光: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各位记者朋友还有什么关注的问题,欢迎会后到市交通局进行采访。 谢谢大家。 来源:长城网 |